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

天冷吃甜 促血循增能量

蘋果日報E5報導╱黃寶玉、余孟芬

立冬後許多人開始進補,自行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秋天適合利用甜品調養身體,因為屬性溫和不像薑母鴨、羊肉爐燥熱,老少都可吃。而且腸胃可能因夏天吃過多冷飲而不適,此時吃溫補甜品來調理剛好,並讓腸胃開始適應冬令進補食材,以免直接進補造成體內過燥而出現不適症狀。

暖身喝地瓜湯
秋天氣溫低,體質虛寒者因末梢血循差,常會手腳冰冷,可利用做家事活動身體來舒緩手腳冰冷。同一件家事勿超過30分鐘,才能促進血循,同時又不會覺得很累。若不想做家事,可喝地瓜湯來暖身,作法如下。
地瓜300公克、黃耆12公克、桂枝4公克、老薑20公克、紅棗6個、水1000c.c.、黑糖適量。水中加入中藥材、老薑大火煮滾後,將切塊地瓜放入鍋中轉小火煮至鬆軟,拌入黑糖。可舒緩手腳冰冷,但感冒、咽喉痛、腹瀉勿吃。

緩咳嗽選水梨湯
近日氣溫下降,容易產生喘、咳等症狀。早上起來時可以喝一杯約20到30℃的溫開水,幫助舒緩喉部不適。此外,也可以用新鮮水梨煮水梨湯來舒緩喉部不適,作法如下。
水梨100公克、百合20公克、水300c.c.、蜂蜜適量。水梨洗淨去皮,切塊備用;百合泡入水中約10分鐘後瀝乾備用。將所有材料放入電鍋內,燜煮約10分鐘後,再拌入蜂蜜。此甜品可潤肺化痰、舒緩咳嗽,但痰多且顏色黃者勿吃。

解憂愁喝紫米粥
日照減少,加上陰暗天氣常讓人心情煩悶,可趁中午陽光多一點時到戶外活動,若沒太陽建議將室內燈打開。陽光可幫助調節體內荷爾蒙,促進腦內啡生成,而腦內啡是一種體內荷爾蒙,可以穩定情緒。不曬太陽的話,可以喝紫米粥來舒緩情緒,作法如下。
水2000c.c.、紫米75公克、桂圓 20公克、甘草8公克、紅棗6顆、小麥20公克、紅糖約80公克。紫米泡水2小時,將所有材料倒入鍋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約50分鐘。可安定情緒,但咽喉痛、拉肚子不要吃。

想明目吃燜南瓜
秋天天氣乾燥,眼睛也容易乾澀,建議每天要喝足2000c.c.的水,且每工作30分鐘就起來喝水或上廁所,有助舒緩乾澀情況。此外,可以吃燜南瓜來明目、緩眼乾,作法如下。
南瓜600公克、薑1小塊、熟地黃20公克、淮山藥12公克、枸杞12公克、甘菊花12公克、黑糖1╱4湯匙、水300c.c.。南瓜切塊;薑去皮切片;中藥材加3碗水熬煮成1碗。熱鍋後倒油,放入薑片爆香,再放入南瓜塊一起拌炒。倒入中藥汁,蓋上鍋蓋轉中火燜煮約15分鐘。最後放入黑糖與水燒煮入味。此甜品可養血明目,但眼睛發炎、腹瀉者勿喝。

補血吃紅豆湯圓
除了自己煮甜品之外,也可以選擇市售的甜點,例如可暖身、補血的紅豆湯圓,若有加薑,可溫經、促血循,但拉肚子的人不要吃,腹脹的人需減量。

八寶粥
天氣冷時常有很多人會手腳冰冷,可喝一點八寶粥補充能量,較不會體虛四肢冰冷。不過市售八寶粥含糖分過高,建議2人分吃1罐或者自己煮。

專家說
需攝取足夠熱量
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 何一成
秋冬氣溫偏低容易生病,建議攝取足夠的營養與熱量後,讓身體有抵抗力來對抗病菌入侵。

每餐最多1飯碗 自行開業中醫師 吳明珠
甜食有助於增加熱量,但通常糖分都會添加過多,吃過多容易變胖,建議每餐1飯碗為限,勿吃過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