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E4佘雪紅/中華民國瑜伽協會理事(作者曾任臨床護理、公衛護理人員)
我以前的一個醫師同事,最近脖子不能動了,在做復健。她主要負責腹腔手術,這工作要非常地專注,工作時,她的頸部必須長時間前伸,支持頭部定住在某個角度。
一年前開始一對一指導一位學員,他是公司的董事長,那時他的手腳不太聽話,吃飯時,不易用筷子準確地夾菜,踏出轎車,腳無力支撐他站穩。現在他很好了。
一直以為藍領才有職業傷害,近年我發現白領的問題也不小,而且近一年來,職業傷害似乎越來越嚴重,可能與工作量增加、工作時間又長有關。
來上課的上班族新生,多少有駝背現象;雙手向上平舉,過不了雙耳;肩胛骨外翻突出,背不平;更不用說肩膀和後背的肌肉僵硬,放鬆的正常肌肉,像布丁,有彈性的,僵硬的肌肉摸起來像塊板。看到他們這般,我感到心疼,可以想像他們長期承受身體的不適。
以前一周一堂課就足以舒緩上班族身體的不適,現在對某些人來說,一周兩堂課還不夠,他們一天的工作量,似乎就能累積到痠疼的程度。近期在課堂上,我會花一點的時間講述「修復」的概念,教學員把「瑜伽」帶在身邊,隨時隨地拿出來對治職場上的辛勞。
修復概念很簡單,去延展被緊縮的肌肉群就是了。一直彎腰的人,不用人教,自然就會雙手插腰,把身體後仰,放鬆後腰、延展一下腹部肌肉。修復,其實是身體自然的反應,只是現代人似乎把它忘了。
當我們做了「飛鳥」後,一定會緊接著伸展臀部和後腰,伸展剛被緊縮的肌肉,這就是修復。修復之後,臀部和後腰就不會不舒服。瑜伽的體位法幾乎都有對應的修復動作。
大家對飛鳥動作應該不陌生,最近在一支廣告常看到,左腳站穩,右手抓住後彎的右腳板,左手前伸,身體向前傾,臀部和後腰用力,腳板用力向外。做飛鳥動作,臀部和後腰要施點力。
修復與放鬆有差別,打電腦的上班族把頭轉一轉、肩膀動一動,來舒緩不適,這只是放鬆而已,還不算修復,要把受緊縮的肌肉纖維「拉長」,才能真正感到舒服。
用「拉長」這字眼並不那麼恰當,但是可以很明確的說明所要做的事。用「延展」可能比較好,因為修復動作並不需要非常用力去拉扯肌肉纖維。
找到被壓縮的肌肉群,不時的進行修復,就可以當下恢復身體的輕安狀態。這裡用了「肌肉群」,意思是修復,通常不是只對一塊肌肉、一個動作,而是很多塊肌肉、一組動作。完成一個工作,必須緊縮的肌肉是很多塊,得每一塊都得到修復才行。
單是修復上班族的肩頸不適,也要向上、向外擴胸,也要拉背……。瑜伽是解決身體煩惱的一種方法,做瑜伽不一定要在瑜伽教室、也不一定要做完全的體位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