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8日 星期一

濕冷太久 提早養脾胃 首選吃粥

蘋果日報E8╱楊琇雯、余孟芬

明日(19)是節氣中的「雨水」,仍有下雨機率,溫差也會愈來愈明顯。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黃中瑀表示,本應在春末調養脾胃,夏天才不會腸胃失調,但因前陣子常下雨,濕氣易傷脾胃,所以現在就要調理。為了讓腸胃吸收更好,粥品是最好的選擇,因長時間燉煮更利於營養成分釋出,也較好消化吸收。

在中醫理論中,濕氣易傷害脾胃,而春天溫差大也易精神萎靡,再加上春季屬木,應養肝,而脾胃屬土,必須先顧好脾胃才能養肝,黃中瑀醫師說:「土壤養分足了,樹木才長得好。」若腸胃吸收不良,春天和夏天都容易感冒、抵抗力差。另外,若小朋友要長高、青春期之前的女孩子想讓胸部發育較好,也可趁此時調理脾胃、養肝血。除粥品外,也可吃地瓜、紅棗等清甜食物。

養脾胃5寶

吃粥選白米較好
粥品可以白米為底,熬煮至糊狀,較好消化吸收,比糯米和五穀米要好。若要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可在熬粥時加入青菜、瘦豬肉等,黃中瑀醫師還說,若想要預防感冒或天氣又變冷了,可加一點薑、蔥白,能夠抗寒防傷風感冒。

南瓜 地瓜抗氧化
黃中瑀醫師說明,黃色食物可入脾胃,所以像是南瓜、地瓜就很適合。再從營養成分來看,南瓜、地瓜經燉煮後有豐富的抗氧化營養素釋出,如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而且軟綿的地瓜肉、南瓜肉較容易被腸胃道消化吸收,建議可以多多食用。

紅棗養血味清甜
紅棗能補中益氣、補脾、養血等,且有高量維生素,不僅對女性調養身體很好,男性也可補充營養、讓體力更好。黃中瑀醫師提到,紅棗是好用又便宜的養生食材,拿來煮湯、泡茶、做成甜品等都很適合。

山藥健脾助消化
山藥含礦物質、維生素A、B群、C等,又有豐富澱粉和蛋白質,當做主食類也容易消化,再加上有黏性物質,可幫助調理腸胃。而山藥也常被當做藥材使用,就是中藥材中的「淮山」,可健脾、補肺、固腎、益精,再加上有植物性女性荷爾蒙,所以男女老幼都很適合吃。

蓮子養胃抗皮膚癢
黃中瑀醫師表示,蓮子可養胃,並有收澀作用也就是改善水分代謝,所以若排便常有排不乾淨的情況、皮膚易因體內濕氣重而過敏或紅癢起疹子時,可吃蓮子調養。蓮子的營養其實也很豐富,像是澱粉質、礦物質等,煮成排骨湯或和紅棗、銀耳一起煮成甜湯,很適合全家大小吃。

養肝血3寶

龍眼乾助眠防頭暈
龍眼乾也常被拿來用做中藥材,可益脾胃、保心血、潤五臟,和紅棗一起煮成紅棗桂圓茶,對於常頭暈、體力不濟的人來說,有補養氣血的作用,可以每天喝1杯。另外,因龍眼乾也有安神的作用,所以晚上睡不好的人也可適量吃一些。

枸杞穩血壓 緩眼澀
枸杞味甘性平,可入肝、腎經,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另外,對於平穩血壓也有幫助,因「肝藏血」,只要肝氣順暢,血壓就比較不會高起來。黃中瑀醫師說明,電腦族在溫差大的天氣裡容易有眼睛乾澀情況,可喝枸杞菊花茶舒緩。

綠蔬菜降肝火 除燥
調理完脾胃之後,進入春天要養肝,可讓精神好、增抵抗力,而綠色食物可入肝,所以春天多吃綠色蔬菜滋補陽氣,包括盛產的韭菜。提醒常熬夜、嘴巴有異味、口乾等肝火旺的人,可多喝蔬果汁或將蔬菜煮成湯降肝火,幫助體內除燥熱。

提醒你
玫瑰花茶助紓壓

黃中瑀醫師特別提醒,濕冷的天氣持續較久,所以有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的人要特別小心,因為忽冷忽熱的春天裡,很容易出現末稍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的情況,平常可喝玫瑰花茶紓壓、讓血管放鬆,血壓會比較平穩。

醫師說
轉春要趁早調理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時節,調養好了才能入夏對抗高溫不適,但因為前陣子濕冷天氣持續太久,導致大部分人的腸和脾胃都失調了,所以現在要趕緊藉由飲食調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