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政治人物的暮鼓晨鐘

聯合報/張春榮、顏荷郁

作為領袖人物,甘迺迪總統既不驚悚誇飾,亦不語藻華麗;而以淺顯明白的方式,直指問題癥結所在,揭示清晰的指導原則,照亮民眾,政府未來應努力的方向。在人與社會上,他強調整體共生的觀念,嚴斥製造對立,撕裂和諧……

約翰‧甘迺迪(John Kennedy,1917-1963)出生波士頓望族,溫和明朗。雖在富裕家庭中成長,卻勤奮果敢,勇於任事。哈佛大學畢業後,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奉命指揮魚雷艦艇,戰功彪炳,獲頒勳章。

29歲參與眾議員選舉,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與大戰時舊傷的困擾中,事必躬親,拜票競選,全力以赴,一掃靠家族庇護的印象,脫穎而出。而後當選參議員,最後層樓更上,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第35任總統,正值44歲。

總統任內,對外開創新局,成功化解柏林危機,阻止蘇聯運送洲際飛彈至古巴,締結部分核子試爆限制條約,展現交涉長才。對內重視種族問題,提出新公民法,致力消彌種族歧視。然而,卻至德克薩斯州演講時,在達拉斯被暗殺身亡,舉世震驚,享年47歲。

至少我們應有助於保全世界的多樣化

作為領袖人物,甘迺迪總統既不驚悚誇飾,亦不語藻華麗;而以淺顯明白的方式,直指問題癥結所在,揭示清晰的指導原則,照亮民眾,政府未來應努力的方向。

在人與社會上,他強調整體共生的觀念,嚴斥製造對立,撕裂和諧;務必學會尊重,接受多元:
即使我們不能化解歧見,至少我們應有助於保全世界的多樣化。
If we cannot end our differences, at least we can help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diversity.
縱然彼此意見相左,亦應敬其所異,愛其所同;擴大心量,尋求溝通;亦非自掃門前雪,漠不關心。須知:
一個自由社會若無法幫助大多數貧困的人,便也無法保障那些少數的有錢人。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讓貧者益貧,富者益富;結果分崩離析,形成動亂,絕非大家樂於所見。

其次,在人與國家上,每一個現代公民,除了要講求權利,更要講求義務;除了要求國家之外,更應要求自己。
我的美國同胞: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什麼,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什麼。我的世界公民:不要問美國能為你們做什麼,而要問我們共同能為人類自由做什麼。
And so, 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My fellow citizens of the world: ask not what America will do for you, but what together we can do for the freedom of man.

藉由「先後反正」的鮮明對比,藉由雙向思維的互動映襯;壁立千仞,揭示每一個現代公民應有的責任與擔當。不但要關心自己,更關心國家,進而關心全世界;分明「立足個人,胸懷國家,放眼宇宙」,可說發聾振瞶,引人共鳴,洵為迄今琅琅上口的流傳佳句。

在民主制度中,即使是一個投票者的無知,也會傷害全體國人的安全。
The ignorance of one voter in a democracy impairs the security of all.

民主制度是參與政治,責任政治;注重多數意見,講究群聚效應。因此,一票不能少,票票等值,每一個現代公民要做出明智抉擇,發揮監督功能。

只注意過去和現在的人,必錯過未來

再次,面對個人、政府、人類的缺失與盲點,甘迺迪總統直言不諱,加以客觀批判。就個人而言:
變化是生命的準則。只注意過去和現在的人,必錯過未來。
Change is the law of life. And those who look only to the past or present are certain to miss the future.

指出每個人應有「律動」的前瞻。不能目光短淺,只停留在過去,只看眼前,不知高瞻遠矚,與時俱進。就政府而言:
當我們就職後,最令我訝異的就是一切政事就如我們以往所批評的一塌糊塗。
When we got into office, the thing that surprised me the most was that things were as bad as we’d been saying they were.

甘迺迪總統毫不遮掩,對國家機器的缺少效率,毫不留情大抨擊。畢竟「旁觀者清」,「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個大有為政府務必揚棄老大心態,實事求是。真正動起來,否則仍是一顆爛蘋果換成另一顆爛蘋果。至於就人類的未來而言,甘迺迪總統則大聲疾呼:

使和平革命不可成真之人會使暴力革命不可避免。
Those who make peaceful revolution impossible will make violent revolution inevitable.

我們這個時代最高的覺悟,便是地球的脆弱

只有「和平革命」才能解決問題,「暴力革命」只有血流成河,越演越烈。一旦掀起戰火,窮兵黷武,相互攻伐,只有兩敗俱傷,帶來浩劫。因此:

人類必須結束戰爭,否則戰爭將結束人類。
Mankind must put an end to war or war will put an end of mankind.

人類千萬不可以暴易暴,玉石俱焚,毀於一旦,成為最大的輸家,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的絕佳祭品。
復次,針對全球生態,環保議題,甘迺迪總統在1959年的演講中提出警訊:
我必須遺憾地指出下面這句俏皮話可不能當笑話:其他星球的生物會絕種,是因為他們的科學家比我們進步。
I am sorry to say that there is too much point to the wisecrack that life is extinct on other planets because their scientist were more advanced than ours.

他以「正言若反」的方式,道出獨尊科技,盲目發展,不重環保的下場。在1963年的演講,重申:
我們這個時代最高的覺悟,便是地球的脆弱。
The supreme reality of our time is the vulnerability of our plant.

我們只有一個脆弱的地球,不能坐視不管,予取予求,殺雞取卵,自招禍害。當此之際,應坐下來,好好思考:
我們有能力使這個時代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美好的時代,或使它成為最後一個時代。
We have the power to make this the best generation of mankind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or to make it the last.

注重生態倫理,珍惜生存空間,永續經營,呵護地球;不要讓科技昌明的時代,成為最危險的時代,一步一步走上自毀之途。

政治人物應多讀詩

綜觀甘迺迪總統的論述,朗暢穩健,豁達持平。針對經濟高度起飛,他一針見血指出:
這個國家不能物質富有而精神匱乏。
This country cannot afford to be materially rich and spiritually poor.

科技與人文並重,不能只是「進步的野蠻」,缺乏文化素養。對於政治人物,他更主張應多讀詩:
當權力使人變得趾高氣昂,詩可以提醒他能力上的缺陷;當權力窄化人關心的範疇,詩可以提醒他生命的豐富與多樣;當權力腐化,詩就加以淨化。因為藝術建立人類的基本真理,應作為我們判斷的試金石。
When power leads man to arrogance, poetry reminds him of his limitations. When power narrows the area of man’s concern, poetry reminds him of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his existence. When power corrupts, poetry cleanses. For art establishes the basic human truths which must serve as the touchstone of our judgement.

多傾聽人類豐美的心靈呼喚,多瞭解人類永恆真摯的訴求;接近文學,接近藝術,接近真理,才能與民意相符,做出合乎大眾心聲的判斷。至於面臨任何考驗,他永遠樂觀以對:
寫成中文「crisis」這個字,由兩個單字組成── 一個代表危險,另一個代表機會。
When written in Chinese, the word 'crisis' is composed of two characters—one presents danger and the other represents opportunity.

在「危機」中看到「轉機」,看到「契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開創新局。似此開朗明亮的聲音,正是政治家的泱泱風範。典型雖遠,迄今流傳,令人景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