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文摘八月號/岑逸飛
治病救人,是醫生天職,無所謂中醫或西醫。中醫和西醫,是兩條迥然不同的路,但萬物殊途而同歸,只要能把病醫好,就是好的醫生。
筆者作為一個喜歡欣賞風景的人,發覺中醫路上的風景,與西醫路大異其趣,雖然不是「這邊風景獨好」,但其中的獨特風韻,有如在品嘗中國名酒,中醫的醫療價值以至文化價值,像醇酒一樣,酒香酒味,慢慢滲出。
中醫文化,深受《易經》影響。中國古代醫學文獻《黃帝內經》奠定醫易同構的格局,而歷代名醫,包括東漢的張仲景、隋唐的孫思邈、明代的張景岳、李時珍,到清代諸家,莫不提倡醫易合一。
孫思邈甚至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也曾經有人概括道:「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醫易相通,理無二致。」
不了解易學原理,就無法理解中醫的陰陽五行、藏象經絡和治病方藥;不懂得易學的取象比類與演繹綜合,就無法明白中醫的思維方式和理論體系;不研究易學的時空佈局,更無法認識中醫對病情穩態調控和中和之道。醫易同構,可見兩者的時空觀、生命觀和攝生觀趨於一致。
中醫以易學的陰陽學說為綱,以陰陽五行思維模式,建立人體的結構模型,就連臟器、感官、皮肉等人體各組織,都是以陰陽五行進行分類,更將人體陰陽五行的子系統,放在天地陰陽五行的母系統中考察,甚至中藥學也按照陰陽五行分類法進行歸類,形成藥物歸經學說。
中醫將人體分陰分陽,疾病也如是。生病原因,一般是陽氣虛而陰氣盛,但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不調,陽有陽邪,陰有陰邪,乘虛而入,便會生病。
而天地之大,不外乎陰陽,其形態可以是寒暑、虛實、表裡、水火、內外等。即使是生活環境、起居習慣、工作因素,也會因陰陽失調,而百病叢生。
中醫有所謂「五臟六腑」,「五臟」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這各個器官的功能不同,組成不同系統,如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排泄系統。例如五臟的心和肺,發揮呼吸和循環系統;六腑的膽、胃、大小腸及三焦組成消化系統。
如果以五臟六腑來分陰陽,六腑屬陽,五臟屬陰。而在五臟裡,又可分陰分陽,心、肺在上,屬陽;脾、肝、腎在下,屬陰。另外,中醫還有一種理論為西醫所沒有,叫「經絡」。
那什麼是經絡?中醫認為人體有個微妙的輸送網絡叫「經絡」,傳送氣、血、津液等等,透過特定途徑和時間,有如一幅複雜的人體地圖。而現代人則認為:經絡是人的資訊系統。
早在幾千年前,《黃帝內經》已記載有經絡的概念。「經」的意思是路徑,是縱行的通道;而「絡」的意思是網絡,是經脈的分支。「經」和「絡」二字結合,便是一個聯繫系統。
雖然有不少人認為這個系統是虛擬的,並無實質的管道結構,所以不能用西醫的解剖學證驗;但也有研究報告指說經絡客觀存在。
一九九八年三月,當時在復旦大學任教的費倫教授發表了一份報告,他藉由物理學的方法從人體解剖中證明經絡的存在。
中醫的針灸、推拿、氣功等,都與經絡學說有密切關係。《黃帝內經》系統地論述了經脈的循行部位,經絡臟腑,以及經絡發生病變時的徵候。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組成。經絡在內,連繫臟腑,在外則連繫筋肉、皮膚,而系統中的經氣,會集中於一些面積細小如點的部位叫穴位。人體有三百六十一個穴,刺激這些穴位,便可以調節臟腑經絡的功能。
經脈分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十二經脈都是正經,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包括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及足三陰經。
此外也有奇經,包括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共八脈,合稱「奇經八脈」,對正經有統率、聯絡和調節的作用。
中醫強調天人合一,把人體五臟六腑看作一個整體,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系統也見諸人體各部分機能。由於一年四季及十二時辰,陰陽之氣彼此消長,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遞相主時,而隨著天人相應關係,人體功能狀態會隨四時和日期變化而變化。
中醫治病要應用五行的理論,因為五行與五臟互有關連,例如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又由於木屬肝,《內經》說:「肝病者,平旦慧」,「慧」指病情好轉,而「平旦」是寅時和卯時,正是木旺之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